上禮拜看了V怪客,上映首周的週末,晚上七點場,電影院空蕩蕩。沒有大牌明星,長像詭異的主角和被剃成光頭的那塔莉波曼,大概一點也不合一般台灣人的胃口。不管一般人怎麼想,這部打著駭客任務編具製作群旗幟的電影,一點也沒讓我失望。
電影根據1981年諷刺柴契爾夫人保守黨政權的漫畫改編,我沒看過原著,無從比較優劣。但是明白的說,這片是披著科幻動作片外衣的政治電影。劇情的取材,就和電影海報的拼貼效果一樣,基督山恩仇記,歐威爾的1984,德國納粹,信手拈來拼貼自如。故事主線很簡單,男主角V怪客和女主角Evey都是極權政治下的受害者。但V怪客採取報復手段,像追殺比爾的烏瑪舒曼一樣,一個接一個把對不起他的人殺掉。不僅如此,他還想要模仿16世紀的革命份子,藉由把英國國會大廈炸掉,喚起人民革命意識以推翻集權政治。女主角則完全相反,雖然父母親都被秘密警察殺掉,但她卻和一般人一樣,選擇緘默,在社會的某個階層安靜的過日子。一直到女主角偶然遇到男主角為止,才把她整個生活捲進了革命的暴風圈中。光看主線好像普通的不得了,但實際上這部片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導演說故事的方式是跳躍式的,看似簡單其實非常複雜,人和人間的對照,各式各樣的暗示隱喻,過去和未來交替比較,都讓專心看電影又有動腦的觀眾能獲得很多趣味。故事前半段節奏緩慢,打鬥場面快卻又不太精采,這種情形隨著塔莉波曼被剃光頭起露出了曙光。劇情在那時起,突然間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也讓人發現導演在前半段的用心良苦。而電影結束前一小段V怪客在地鐵大戰秘密警察的戲,在刀光血漿飛舞之間,畫面處理美到了極點,足可和駭客任務第一集最後史密斯和安德森的地鐵大戰相比擬。 雖然說這部電影還是有很多小瑕疵,導演企圖心太大也導致於某些部分失去掌控,但是我認為在這類型的電影裡,V怪客絕對是今年的年度經典之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