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回Punch Party,時間排的不好(禮拜天晚上),收到活動通知的時間又離活動很近(兩天前!),本以為沒甚麼人,後來發現去的人還不少,因為場地小還有人用站的,可能很多人是衝著Isaac來的。
- Carol 介紹為什麼要辦Punch Party的原因,主要是過去一些知識交流活動要不是太機客(Geeky)就是太官方,因此仿效藝術界的PechaKucha Night來弄一個能讓大家在輕鬆鬆的環境中,彼此交流自己有興趣的事的活動。比如說有酒商贊助(此次有北台灣啤酒贊助好喝的哈密瓜啤酒),有show girl(有點難)或型男(更難),讓大家可以輕鬆來輕鬆聽,而且要*完全免費*。
- 工頭堅主講的是他想了兩年,卻還沒僚下去做的是Travel 2.0事業。簡單分析了一下旅遊業現況,很快的介紹幾個2.0型態旅遊網站。最後重點是他終於有一些要撩下去的動作,也給一個資深的Programmer看過了他的想法。那個Programmer在聽完他的想法後說了一句"Web2.0根本是為了旅遊業存在的"。 (加油囉!工頭)
- 史萊姆講他因為某個消弭落差的計畫兩年前去過印度、也到過一些台灣的偏遠地區,實地的經驗讓他發現所謂的"數位落差"事實和坐在辦公室的人的想像實際上是"有落差的"。"文明地區"或國家,以為賣OLPC然後去"落後地區"教他們用用Excel就是消弭數位落差。實際上"落後地區"的人打Online Game打得很兇,OLPC又不能打Online Game,而Excel跟他們一般人的生活跟本沒關係。所以目前消弭落差的方式很詭異,而負責教學的人,有部分也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他希望第一步能透過有能力的志工,用巡迴的方式,做對的事來彌補數位落差。有興趣的可以連絡他。
- ilya談的是Social Brain Fundation的運作方式和目的。這一段比較概念層次,大意是要利用一些社群技術來達到以集體智慧改善人類未來生活,並解決一些目前訊息獲取、溝通和思考的障礙。受限於時間只有七分鐘,要讓大部分都沒聽過這觀念的觀眾了解這麼形而上的事,其實不太容易。
- 在10分鐘啤酒時間後,奶爸先生分享mySociety.org這個計畫。基本上這是個英國價值25萬英鎊的計畫,弄了很多網站,大多數是希望透過網路上的群眾力量,來監督或影響公部門、議員或社會議題的進展方向。這計畫裡面有一些網站其實是台灣可以參考的,像是Fix My Street 和Tehy Work For You。
- 壓軸是Isaac的創業失敗2.0,沒有Slide,但是他個人十數年的經驗所以很有力量。雖然題目是創業失敗,不過其實比較貼近想創業成功所要注意的要素。
他提到這兩年看到很多C2C網站(Copy to China : 把美國模式Copy到中國去)的例子, 一個網站融合了美國三、四個成功網站的功能,看起來什麼功能都有,但其實什麼都沒有,使用者數量甚至連原來抄襲的那三四個網站的交集都達不到。因此,第一個重點是自己的Vision,因為隨時都有人和你想的事一樣,只有Copy也Co不出什麼東西來。VC常常的看是5-10年後的可能性,而創業者的Vision要依附在大趨勢之上,
再來他談到People(創業者的團隊),提到三人以上創業團隊成功的機率,低於兩人團隊,因為而創業團隊通常要面對存活壓力,在真正需要做出決定共體時艱的時候,兩人達成共識的可能性大。另外他也提到VC只會看好不會看壞,如果做得到規模VC自然會來找你 (Eg.江南春)。
第三個重點是Product(產品),這問題最容易發生在以技術人員為主體的團隊之上。很多技術人員忙著開發很多很厲害的功能,卻忽略最基本使用者需求和介面的問題。
前三者都想清楚時,接下來才是Business Plan的部分。BP除了VC看以外,最主要是要寫給自己看的。內容重點在前面三者怎麼很好的結合。而財務在BP上是一個點,但不是最重要的點。
等到開始做了之後,要先想辦法讓公司Persistence(維持)並活下來,畢竟沒活著永遠不可能看到成功的那一天。
最後是Passion(熱情),熱情一方面是支持創業者熬下去的力量,也是VC會看創業者的點。
這1V4P其實大家都知道,不過身陷其中的創業者或打算創業的人往往都想不到也看不到。只講了半小時,聽的有點意猶未盡。 - 最後Isaac給大家看了一段自由城的囚徒,內容是一位大陸人權人士胡佳被當局軟禁後拍攝的影片。不管對岸的網路或是經濟怎麼蓬勃發展,這樣的問題始終還是存在著阿。
今天Issac的壓軸很精彩,不過整個主題其實比較單一性,期待下一回能有更多不一樣的東西。
這是昨天的照片,與大家分享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bestguy.express/PunchParty2
Posted by: bestguy | 01/21/2008 at 09:59 上午
您的分享真的很不錯,我自己寫的心得迴響有好幾個部分是透過您的文章回想起到PP當時的狀況,真是受益良多。
Posted by: mouson | 01/21/2008 at 07:02 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