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海回來很久了一直沒時間寫,實在是這一個月工作忙到快瘋了,更糟的是硬碟壞一顆,照片都不見,不幸中的大幸是手機還有一些畫質不好的照片可以湊合著用,接下來分2-3次,看有沒機會在閉幕前寫完 ...
先來講排隊,所有去過上海世博的人,最深刻的體驗就是排不完的隊,那種隊還不是一般的隊而已,熱門展館的隊型都是下面這樣的迷魂陣。
因每間展館外觀的不一樣,所以每一面長短不一,排完一面的好幾排之後,換下一面的好幾排,參觀熱門展館必須要在迷魂陣中走一公里以上的路,排上三、四小時的隊才有機會進的去。多數展館並不是批次開放,而是有人出就有人進,因此隊伍會緩慢移動,大部分時候沒辦法坐,對體力當然是一大考驗。我去的時候是九月還好些,夏天去的人除了考驗體力,還得忍受酷熱和各種汗臭味。
所有展館中最誇張的是沙特(沙烏地阿拉伯)館,離展館很遠的地方就有一座高架橋,整座高架橋下都是排隊要進館參觀的人,那個狀況大概就像台北建國花市站滿人的感覺,排過了高架橋這一關,才進的了第二關迷魂陣,因此排個四到六小時是免不了的。
因為時間有限,有些館還因工作目的非去不可,所以沙特館、日本館這種三小時起跳的就不排了,至於媒體最常報導的台灣館、中國館因為都要排隊領牌,所以也沒進去。更何況台灣館會在新竹重現,屆時一定還會加料,中國館則確定會原址留下作為它用,而日本、沙特館不拆的機率不低,所以沒進去也沒有覺得損失很大。
其他的館的參觀,我大致上依據"熱門時段逛冷門館,冷門時段逛熱門館"的策略,三天下來逛了二十個。當每一館都在比大、比豐富、比科技的情況下,印象深刻的是比較重視設計細節的展館。A級的是德國、義大利和法國,這三個館都非常非常有特色。
德國館可以說是現代科學館的典範,能玩的互動技術大概都用上了,最後的動力之源表演跟馬戲團表演一樣有梗,場內的小朋友都興奮不已。法國館從一進門的法式庭園造景、中段的法國電影名畫大全,到最後的LV真人秀,滿溢的時尚奢華感比高檔精品店還誇張,不過進門的地方有告示寫不要隨地便溺,不曉得是什麼意思。
我最喜歡的是義大利館,裡裡外外都是設計,這些設計都不刻意卻又像神來一筆,每一個空間都讓人驚嘆,也許義大利人呼吸的空氣就是設計吧。
次優大概是至於一些像泰國、尼泊爾這類的,建築與整體氛圍都有一些獨到的地方,不是園區裡面很多高科技展館做的到的。
另外,城市案例區也不錯,這一區和國家館相比表面上不是那麼炫,人也比較少,但有一些比較深層,尤其是綠建築的東西很值得看。像能不開空調就能終年維持25度恆溫的漢堡館、所有能源自給自足的的倫敦零碳館、阿爾薩斯館和開放騎腳踏車的丹麥歐登賽都蠻有意思的。
台北館也在這區,外觀實在有點...,展覽內容用了很多先進技術呈現,比起同區的其他館炫很多,但感覺缺少了精神面的東西。
中間一些普普通通的展館就不多說了,至於參觀過最差的F級展館是思科館,一般人都不會去,不過因為一些原因總之我進去了,在外面排了一個多小時,進去只看到一段十分鐘左右,劇情囧到不行的影片,排隊半天等到這個,OOXX還不足以形容看完的感覺。
北韓館媒體都說很囧,心裡面還蠻想進去的,經過的時候隊伍要排半小時,想一想終究沒進去。不過因為只有一層樓,館的前後門相通,從後門商品販賣部的門看進去大概可以看到裡面的展覽,還真的是樸素到一個很屌的程度。
參觀的展館中,進去的所有展館幾乎都有放映影片,有的展館除了影片以外幾乎什麼都沒有。2D電影、3D電影還不夠,也有不少4D電影,有的還號稱自己是5D、6D,我其實搞不太懂又不是在比身材,那麼多D是要幹麻,看到最後其實D再多,沒內容也是無感。不只一次在會場聽到有觀眾一進場發現有影片,直接就抱怨"又是看電影!"。在一堆很多D的無感電影裡面,上海館的4D影片是看過最出色的,雖然會隨劇情動來動去,不過重點不是動來動去的體驗,而是影片真的拍的很細膩,即使沒動也完全不會影響精彩度。
展館之外,我印象最深的是電動車,整個世博園都是電動車的示範場地,所以不會只有看到一種車,高矮胖瘦什麼種類都有。電動車強調低污染,因此園區內即使一堆公車開來開去,幾乎完全聞不到那種公車特有的汽油臭味,而且電動車(特別是電容車)非常平穩。
世博會可以看到每個國家的特色,中國、沙烏地這種國家就是在比大比貴,義大利、法國、英國在玩創意設計、日本、台灣人講求一些比較精巧細緻的東西,德國在各個面向之間取得一個很強大的完美平衡,泰國服務態度好,每個國家的展覽幾乎就是那個國家的縮影。硬體面其實有很多東西可以講,不過太多了所以就省略,下篇寫一下非硬體的部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