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犀利人妻"和"我可能不會愛你"完結篇撥出時,我的整個噗浪河道上除了人妻討論串和李大仁以外幾乎沒有別的。看電視邊推、邊噗、邊上臉書或ptt,其實已經是很多人的習慣了。而這種習慣,其實已經延燒到看電視外的很多地方,例如看表演。
室外演出只要主辦單位不限制、不干擾到隔壁的人,要怎麼邊看邊用手機發文都無所謂。
在室內場地看表演就不同了,除了舞台外,通常都是全場黑漆漆。如果有人開手機亮著小螢幕拼命打字,絕對會干擾到坐隔壁的觀眾。所以在室內看表演需要關手機或切振動一直都是不變的基本常識,但隨著社群上癮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基本常識狠快就要被顛覆了。
去年曾有報導說英國一家劇院考慮開放推特專區,最近這種概念似乎正在加速萌芽。USA TODAY和紐約時報分別提到美國很多劇院都推出了推特專用席(Tweet Seat),華盛頓州一家興建中的表演廳甚至說只要表演團體同意,未來進場看表演的觀眾都能全程使用手機,還保證透過信號加強的技術,絕對不會有收訊不良的問題。
不過這畢竟是極端,比較常見的還是在觀眾席中劃一塊特定區域讓觀眾使用手機;如聖路易莎士比亞劇院、或是辛辛那提交響樂團演出時都有設置推特席。
這些席位通常在戲院的最後幾排,或是不會干擾到其他觀眾的區域。雖然不能講電話,但是觀眾可以肆無忌憚的用手機發推、發簡訊、上臉書、上網或做任何透過手機能安靜完成的事。因為整區的人都在用手機,自然也不會有干擾到他人的問題。對社群網站成癮的人來說,這是一項大福音。
推出這種服務的戲院,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吸引非傳統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進場,另一方面,觀眾一邊看戲一邊上社群網站po文,也是一種即時宣傳。
想一下以下的狀況,就能感覺設置推特保留席的目的了。
- 沒設保留席的情況 : 看完出戲院在臉書上寫 “看完xxx了,比想像中好看”
- 有設保留席的情況 : 看的當下馬上寫 “正在看xxx,OXO竟然OOO了!”
一般人看完表演傾向發表總體感想,而觀看時的發言比較片面但即時,兩者有不同的宣傳效果,但勾起好奇心後者可能會大一點。
目前設置推特席的場地和表演團體普遍都說反應不錯,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樣。有位前辛辛那提交響樂團的演奏家說,一些推特席的觀眾全場都沒抬頭,只是一直看手機,完全沒有互動感;這聽起來很像辦公室開會的狀況,而一些傳統場地如卡內基音樂廳或林肯中心也都暫時不考慮引進。
不過,演出場地設立社群網站專用席,應該只是時間的問題。以前是吸煙區非吸煙區,以後是社群區非社群區,時代不同有不同的癮,但畢竟都是難以戒除的癮。戲院是開端,哪天電影院開放社群網站專區,可能也不用太意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