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iv這篇移除產地來源標註的聲明引發了許多負面討論,一開始公司措辭強硬的對消費者說「若您非『台灣製造』不買,我們誠懇地建議,請您不要下單。」;後來發現不對勁,把「請您不要下單」改成「請您確認後再下單」。
不過,既然都說商品頁面上要移除產地標註了,網友是要怎樣確認呢?
這種強硬的態度已經不是第一次,先前櫻櫻沒代誌部落格裡一篇詳細的發熱衣評比文,lativ的官方人員(有人說是老闆)在下方連續兩篇回文,大意說是格主的衣服版本不對,評比有問題,解釋完又補上 "一篇文章抹煞了整個團隊的努力,台灣不是不能做品牌,而是台灣人自己看不起自己。"以及"因為您的一篇留言就抹煞了lativ的努力,這年頭就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也難怪台灣永遠就是做代工的命。"
這兩篇特別是最後這兩句話有著強大的殺傷力,傷己10分。
lativ是年輕的網路原生品牌,早期主打MIT情感訴求,由於品質不錯、價格具競爭力,在網友的口碑相傳下,去年(2011)達到了40億業績,40個月年終的超驚人表現。
這麼有衝勁的公司老闆(或員工)在聽到、看到一些他感覺到不公平的言論後,想要積極解釋的衝動可以體會;不過消費者不是員工,老闆可以跟員工說不爽不要做,但品牌的衣食父母是消費者,不能跟消費者說不爽不要買;而且作為"台灣的網路原生品牌",當初靠的就是消費者對MIT的情感與網路口碑才有今天的成就,類似回文那種很鋒利的言論,對lativ完全沒好處。
在台灣常被拿來與lativ比較的日本國民品牌UNIQLO,同樣有著發熱衣和本國製造的議題,最近看到兩家在公關操作及產品策略上,處理方式幾乎是完全的對比,身為消費者有很深的感受。
在發熱衣一文引發討論前後,平面與電子媒體也做了類似的主題報導,後來消基會做了更完整的測試後,"你買的發熱衣 其實只是悶熱衣?"再度形成話題,這報導打到很多廠商,包含lativ和UNIQLO。
UNIQLO針對這件事只是簡單的發了一封言簡意賅、不痛不養的聲明稿,理性的解釋他們家發熱衣的成分與技術、通過什麼測試標準,文章不批評、不道歉,看過的人自由心證。這類事情最好的處理方式其實就是這樣,沒引起抵制,也沒多付出什麼攏絡人心的成本,有興趣的人會去查那些成分是什麼,大多數人看過就忘了,會買的還是買,然後這件事就結束了。
MIT問題,兩者對照就更有趣了。lativ在2010年寫了一篇MIT的現況與困境文章,反映台灣成衣工業的問題,不過整篇還是負面呈現為主,沒有提到做為台灣的品牌,甚至被網友定位為台灣國民品牌的lativ在這樣的艱困環境中還能做些什麼。產業外移、老化、產量跟不上這種產業結構問題的訴願對象應該是政府或媒體,跟消費者要博感情,當初如此,環境艱困時更應如此。
大陸、越南產能大、工資比台灣低很多,台灣的工資又比日本低很多,所有台灣的問題日本都有,而且恐怕更嚴重。作為日本國民品牌,大多數UNIQLO產品也都在大陸越南生產,但他們沒有跟消費者抱怨環境艱困,只用了簡單的產品策略就處理了這種議題。(當然,簡單的背後必定有複雜的供應練操作)
以牛仔褲來說,會看到右邊那種產地在大陸越南、清庫存時可以殺到399、買了就算穿壞也無所謂的產品線,也會看到左邊那種強調大和血統,就算降價,幅度也很小的產品線。
一般的牛仔褲文宣強調機能性,而和製牛仔褲宣傳的文宣充滿來自日本的驕傲,強調工匠般的技藝,對品質要求高、對日本貨有情感的人再貴也會買。
只是多了產品線的區隔,"哪裡製造"的問題就解決了,還會讓人覺得UQ似乎對母國盡了一份價值提升、保存技藝的心力,至少,對消費者而言看起來是這樣的。
天下最近有一篇專訪,內文中lativ老闆說,「我創業過程很多都是靠學習、模仿來的,但我都會拿第一名來比,然後問我自己要怎麼做到跟它一樣。」lativ現在有很棒的成就,但除了供應鏈、銷售策略、財務管理上的學習模仿,作為"品牌"要往"大品牌"走,最難處理的恐怕不只是那些硬功夫,而是面對消費者的軟性形象溝通阿。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