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ney Huston上次佔據比較大的新聞版面是2010年,小胖林育群以她的名曲I will always love you讓所有人驚艷,而原唱卻在倫敦演唱會中倒嗓唱的荒腔走板,當時國外媒體一陣冷嘲熱諷的說她過氣了,國內還有人惡毒的說讓小胖去代唱都比她好。再來大多數時間沒她的消息,偶爾穿插著她在哪裡表演又倒嗓的報導,然後,她就過世了。不久前才批評她過氣的輿論,突然又是一陣惋惜。
她的聲音是天賦,成名是必然,她的隕落過程跟另一位天才艾美懷茲類似,穿插著酒精、毒品、家暴和失控演出,只是艾美懷茲是濃縮版。
從商業上來說,1992的終極保鏢時期是Whitney的顛峰,也造就了I will always love you在內的多首暢銷名曲。就我個人而言,最喜歡的時期不是那時期,而是她剛出道的時候,技巧沒有後來那麼花俏、沒有太多的修飾、有一些小瑕疵,但非常真誠,充滿溫暖能量與活力。
這段1986年葛萊美音樂獎影片,就是Whitney早期風格的經典代表。八分鐘的影片,前半段有她讓人起雞皮疙瘩的精采演出,後半段是年度最佳女歌手的頒獎。
當年的最佳女歌手獎項毫不意外的由Whitney獲得,影片中雀躍不已的頒獎人是她的表姊Dionne Warick,在美國的流行音樂史上,她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歌手。
與Whitney競逐1986年最佳女歌手的入圍者中,有一位是才剛在2012年創下超級杯史上中場表演收視率最高記錄的女王瑪丹娜。五十多歲的瑪丹娜還能和年齡一半不到的舞群們一起採著複雜的舞步,不煙不酒、嚴格吃素和勤練瑜伽可能都是原因,對照在毒品與酒精中隕落的Whitney Huston,非常讓人感慨。
其實Whitney也在超級杯表演過,這段波灣戰爭(1991)時期的美國國歌演唱,曾經被評為超級杯有史以來最佳的演唱。很多女歌手都在超級杯演唱過美國國歌,但能把國歌唱的這麼盪氣迴腸,又沒有太多匠氣的,也只有她了。
最後這段,是流行音樂界四大傳奇-Whitney Houston、Dionne Warwick、 Luther Vandross和Stevie Wonder兩后兩王,在靈魂列車音樂獎頒獎典禮中所合唱的 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
演唱者經典、歌曲經典、表演也是經典。可惜的是Luther Vandross幾年前癌症過世,Whitney今年也離世,反而後兩位60.70年代就成名的傳奇人物,最後卻參加了年輕一輩的喪禮,而經典,只能成為追憶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