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實電影的有趣之處,在於所有的人都(曾經)真實的存在著。
電影上映後兩天ptt討論最多的文章,是一位叫做mltr37的網友回憶20年前他就讀小學時,與嘉農強打蘇正生先生的偶遇。念小學的他某天在嘉農玩球,已經是老者的蘇正生剛好在現場接受NHK採訪嘉農野球史,採訪結束後,蘇先生還在他的手套上簽名。小朋友有眼不識泰山,不知道蘇正生是誰,回到家只拼命的想把手套上的簽名洗掉,直到20年後看了KANO才大吃一驚,當年遇到的老人竟是曾經代表台灣嘉農,站在日本甲子園球場打冠軍戰的國寶。
這段經歷就跟一直以來,官版史觀對待殖民時期的台灣史差不多,拼命的想洗掉或掩蓋些什麼,但越想洗掉就越洗不掉。
在思想箝制之外,30時代的台灣是繽紛的,除了電影中帶到的嘉南大圳,全台鐵路系統在日治時期因應資源開採,遠比現在綿密,水電基礎設施、冷氣這些西方文明的象徵,當時的台灣並沒有落後世界多少。台灣(特別是台北市)最美的古蹟許多都是明治末年、大正時期的建築,電車是當時台北城中可見的風景,除了硬建設,百貨、電影、文學、棒球、美術與博覽會在日本統治中後期都是庶民娛樂的一部分。任何人都可以輕易的把這一切簡化為皇民化與殖民思考下的產物,但這個時代的台灣是迷人的,漢文化、和文化與西方文化以一種奇特的方式融合著,這與當時同為日本殖民統治下的韓國、滿州有很大的差異。
戰後主政的國民政府刻意模糊這段歷史,戰後的日本政府也試圖迴避這段歷史。受過日本教育的台灣老者,有很長一段時間只能在家裡偷偷跟家人訴說那個時代的故事,被遣返回的日本人很多是像八田這樣的專業人士,在台灣已經生根,回去卻從零開始。官方刻意、民間忌口,隨著老者的凋零,很多事情在時代的角落默默的被掩埋。
看完KANO的感動很多,不僅是為了故事感動,更感動的是第一次有像魏德聖/馬志翔這種一線的製作團隊,敢用這樣的角度,讓在台灣耆老口中帶著秩序、希望與多元的華麗年代重現。
KANO是魏德聖出品的電影當中,到目前為止敘事最成熟也最好看的電影,海角七號熱血但不完美,賽德克巴萊氣勢龐大卻虎頭蛇尾,到了KANO,除了片尾的動畫實在沒辦法說好話之外,完全掌握了商業電影該有的節奏和情感上的細節。賽德克巴萊得了金馬獎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這部電影沒有什麼不能得獎的理由。
Comments